![]()

■衡阳日报评论员
初冬清韵漫雁城,盛会聚贤话计量。
为期三天的全国计量工作座谈会、全国产业计量融合创新发展会议暨第二届计量仪器装备展(简称“两会一展”),已圆满落幕。这场国家级盛会,不仅是衡阳从“制造重镇”向“智造名城”跃升的关键支点,更是对城市能级、产业生态与发展格局的深度重塑,必将助推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以“一区两基地”模式加速崛起。

城市能级转型跨越,精度赋能焕发新颜。
过去,衡阳以“老工业基地”闻名,底蕴深厚却面临转型之问。
“两会一展”的举办,让人才、技术、资本短时间内高度集聚,政策、平台、资源高效整合,为城市注入全新动能。
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会展填补了衡阳高端会展领域的空白,推动衡阳会展经济格局加速成形。
更具巧思的是,选址建湘工业文化街区,斑驳红砖墙与尖端计量仪器相映成趣,让工业遗产与计量科技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。
这种“老树发新枝”的设计,既彰显了厚重工业底蕴,又诠释了创新基因,让衡阳在区域竞争中形成独特辨识度,城市能级在“精度”丈量中持续攀升。

产业生态迭代升级,衡脉传承开启新程。
“衡”字,源自古星宿中称量天地的“衡星”。地名自带的度量基因,与现代计量产业天然契合。
乘着“两会一展”的东风,衡阳将智能衡器计量产业,视为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、推进“制造立市”战略的重要一环。
以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为载体,精心布局,系统织密创新网络、筑牢产业链条。通过一系列举措,持续夯实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之基。
人才培养与科研转化齐头并进。南华大学筹建智能计量学院,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,国家油茶检测中心投入运营,进一步提升检测水平。一批科研成果实现从“实验室”到“生产线”的关键跃升,有力推动了传统“衡器制造”向智能计量装备的全面转型。
当前,衡阳正以计量为“精度基石”,推动智能衡器产业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。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产业生态从简单的“聚变”向更为强大的“裂变”发展,更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丰沃的土壤。

发展格局纵深拓展,开放融合书写新篇。
“两会一展”的辐射效应,让衡阳突破地域局限,构建起“立足湘南、服务全国、链接国际”的开放新格局。
计量的本质是精准、公平和信任,其价值应用正不断拓展延伸。“全国阳光计量试点(示范)城市建设平台”即将落地衡阳,将计量技术从工业延伸至民生,让“秤准量足”成为城市名片。
衡阳正以计量为媒介,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,在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中彰显更大担当。
盛会落幕,征程新启。“两会一展”为衡阳标注了一个清晰的历史坐标。

展望未来,衡阳有望探索出“以计量产业驱动科技创新,以科技创新赋能城市治理,以优良治理反哺产业创新”的良性循环之路。
计量将不仅是经济支柱,更成为城市的品质象征、治理哲学和精神内核,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进步的同频共振、价值共生。
雁城展翅,“精度”为翼,前途不可限“量”。衡阳正以计量为支点撬动产业蝶变,让老工业基地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加速腾飞,在新时代征程中书写建设“智造名城”的璀璨华章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